时间: 2025-01-13 21:32:28 | 作者: 最新案例
江浩然,男,汉族,1970年7月生,党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江浩然作为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带领团队攻克金融智能终端核心技术,在行业率先使用并推广国密算法,实现我国金融智能终端自主、安全和可控,为加速产品国产化作出突出贡献。
21世纪初,我国金融行业处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金融自助设备国内市场主要被国外厂商垄断,不仅价格贵,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风险。作为专业从业者,江浩然下决心要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手中。他于2004年5月创办恒银科技,立志打造金融科技领域的民族品牌。从核心算法到结构设计,每一个环节他带领团队从大量基础工作做起,经过无数次方案设计、图纸修改、样机试验和真钞试验,最终攻克国外垄断技术。
在江浩然的带领下,团队由十几人增至2000多人,产品由过去单一的ATM快速扩展为涵盖现金类、非现金类、支付安全类的全方位智能产品、技术和服务。公司获得千余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通过软件能力成熟度最高等级CMMI5评估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相继建立,为公司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公司快速成长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助服务设备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成功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在我国银行数字化浪潮中,江浩然从未停下脚步,不断思考着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之路。他的团队将智慧银行建设和金融科技深层次地融合,成功研发超级柜台、智慧柜员机、智能柜台等众多智能产品,真正让公司成为智慧银行解决方案的倡导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江浩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天津市道德模范、天津市优秀员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安玮以科研报国、科技兴军为使命,铁心向党矢志不移,潜心深耕某新领域20多年,研究成果填补了核心技术空白,实现多个“从0到1”的突破,对拱卫国家战略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20世纪90年代,尚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安玮,在导师的指导下,敏锐洞悉某新领域对国防安全的重要意义,毅然“跨界”到该领域,从零起步,一干就是20年。她克服重重困难,带领课题组一点一滴建立起一整套该领域信息处理技术理论与方法,取得多项自主创新成果。近10年来,她带领团队承担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前沿项目等任务,在部分方向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
安玮坚持自主创新、自立自强。2010年,她带领课题组承担某重点项目论证任务,几乎天天泡在实验室,用一项项成果赢得认可,成功推动项目立项。她历时3年,实现该领域从硬件架构到信息处理的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维护。面对某项目信息处理技术复杂性强、尚未有国家研制成功等情况,安玮带领团队另辟蹊径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为我国先期掌握技术、具备装备能力作出重要贡献。
入伍30多年,安玮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因为常年超负荷工作和繁重的科研压力,安玮身体不堪重负,先后3次手术。躺在病床上,她还在思考团队分工、关注项目进展。她竭尽全力、倾心育人,带出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的科研“铁军”。
李志强,男,汉族,1964年6月生,党员,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发动机装配厂特级技能师。
40多年来,李志强装配了上千台次航空装备产品,攻克了多项航空装备关键技术,首创并推广“李志强操作法”,成立“李志强班”,培育了一批新生力量。
1983年,李志强退伍后,被分配到中国航发黎明公司发动机装配厂总装班。初到装配车间,李志强被发动机密密麻麻排布的管路、电缆“震”住了。从分不出首尾到大致熟悉,他只花了一年时间,比常人快一倍。通过工作中的日积月累和追求创新,李志强快速从一名装配“小白”成长为技术能手,2013年,总装班也以李志强的名字命名为“李志强班”。李志强带领班组先后攻克多项航空发动机装配关键技术,他根据每名员工的装配技能和熟练程度,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合理进行生产组织,实现各环节无缝衔接,大幅度缩短了装配周期。这种“接力式”标准化的作业模式,在保证装配质量的前提下缩短装配时间超过20%。
10多年来,李志强和他的班组累计实现工艺创新126项,自行研制工装工具312件,并将班组多年总结的创新方法汇编成《李志强操作法》,设计开发的“李志强锁片钳”“李志强锁刻刀”等几十项专用工具,在公司和行业内得到推广。公司依托“李志强劳模创新工作室”,组织各层次技术、生产骨干共同开展技术创新项目32项,申报发明专利30余项,先后解决科研装配技术难题52项。
李志强总是不吝啬对徒弟们的帮助,将自己的装配操作经验丝毫没有保留地教给大家,带动班组职工一同学习提高,通过采取个性培养、师徒结对、技术互助、绝招共享等方法,培养了许多一专多能的“多面手”“全能型”人才。如今,“李志强班”共有员工62人,他们用青春持续助力更强劲的“中国心”。
李学武,男,汉族,1971年1月生,党员,河南省洛阳牡丹瓷股份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李学武用30多年复原出失传1000多年的唐白瓷烧制技艺,并集中国陶瓷之所长创立牡丹瓷这一新瓷派。牡丹瓷已成为中国陶瓷领域的知名品牌,被作为国礼赠予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和贵宾,成为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的一张名片。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唐白瓷的诞生地,北宋时期唐白瓷技艺失传。1992年,李学武从部队退伍,出身陶瓷世家的他立志复原唐白瓷烧制技艺。为此,他历时15年跑遍各地大大小小窑口,查阅资料写下20多万字笔记,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立陶瓷研究所,收集上万片古瓷片标本,结合传统经验和先进科技进行科学分析检测,最终复原唐白瓷配方和技艺。
为了让唐白瓷技艺延续下去,他用了近3年时间,进行2000多次试验,对唐白瓷器型和颜色进行改良,开创出世界陶瓷门类中牡丹瓷这一新瓷派。牡丹瓷在世界陶瓷花卉领域,首次实现了从平面到立体、从单色到多色的突破和创新,掀开了陶瓷工艺的全新一页。李学武攻克牡丹瓷烧制的核心技术,取得19项发明专利和100余项产品著作版权,成为洛阳市“唐代白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李学武积极回报社会,设立大学生见习基地,丝毫没有保留地传授牡丹瓷制作技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技术人才,其中省级工艺美术大师53人、工艺美术师670余人等。在他的引领下,牡丹瓷已成为中国陶瓷领域的知名品牌和特色文化产业,带动数十家企业投入生产研发,解决6000余人就业,取得经济效益达百亿元。他关心农村青年,培养来自农村的技术工人占总员工比例50%以上。他心系特殊群体,团队中有17名残疾人。从2016年开始,他每年资助30余名大学生完成学业,已累计资助200余名。
李学武荣获全国模范退伍军人、河南省优秀员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李培生,男,汉族,1974年2月生,党员,安徽省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园林开发分公司环卫放绳工;胡晓春,男,汉族,1980年7月生,党员,安徽省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园林局玉屏管理区护林防火中队副中队长、第十九任迎客松守松人。
李培生坚持“以山为家,以路为友,宁脏一人,不污一处”的工作理念,每天穿梭于悬崖峭壁间,只为守护黄山的绿水青山;胡晓春每年在山上吃住300多天,克服孤独寂寞和极端恶劣天气,只为守护迎客松的苍翠挺拔。
1999年,李培生成为黄山风景区放绳工,负责放绳索到悬崖谷底捡拾垃圾。这项工作既辛苦又危险,胆识、技术、体能缺一不可。李培生自认胆子不小,但第一次放绳作业时仍极度紧张,悬崖垂直落差50多米,有十几层楼那么高,身体直打哆嗦,犹豫很久才一咬牙直溜而下,却结结实实地撞在岩石上,疼得眼泪都要掉下来。外围放绳的作业环境不是悬崖峭壁,就是荆棘丛林,有时一脚踩空了,就得被悬在半空中晃荡好半天。碰上大风,还会刮来一些小砂石,皮肤被磨破已是司空见惯。凭着不服输的干劲,经过长期训练和实地操作,如今他凭借一根绳索,在悬崖峭壁间行走自如。20余年来,李培生累计放绳高度超1800公里,一次次翻越和攀爬,换来黄山的干净整洁,也换来游客们的纷纷点赞。
2011年,胡晓春正式成为黄山风景区第十九任迎客松守松人。自此,他每年有300多天吃住在1700多米的黄山之巅,与迎客松朝夕相处,距离迎客松几步之遥的小屋就是他的值班室。从早上6点半起,他每隔2小时巡查一次,详细查看迎客松树体、主干、枝丫、枝条、冠顶、冠幅、支撑架及旁边的环境并一一记录,累计撰写94本、超160万字《迎客松日记》。遇到台风、雨雪等恶劣天气,他每30分钟就要巡护一次,整夜不能合眼。胡晓春忍受着日复一日的单调、长年累月的孤独,坚守岗位,成为迄今为止工龄最长的守松人。
2022年,李培生、胡晓春写信向习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和认识体会。8月13日,习在回信中对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给予肯定,想让他们继续发挥榜样作用。李培生和胡晓春牢记习的殷殷嘱托,在各自岗位上坚守奉献、发光发热,还成立了“中国好人”工作室,吸引很多同事加入其中,已累计服务黄山游客和周边老乡2万多人次。
李培生荣获安徽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胡晓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杨金龙,男,汉族,1994年10月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杭州技师学院汽车整形涂装系副主任。
杨金龙刻苦训练,不断挑战技能极限,代表国家参加第四十三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得汽车喷漆项目冠军,助力中国队实现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夺冠后,他婉拒多家企业的高薪聘请,留校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为国育才。
1994年10月,杨金龙出生于云南省保山市边陲乡村的一户农民家庭。凭借颇具天赋的动手能力,加上浓厚的兴趣爱好,15岁的杨金龙被招入杭州技师学院云南教学点的汽车维修专业学习。一年后,杨金龙又被选入杭州技师学院本部学习。为了将世界技能大赛的“入场券”牢牢攥在手心,杨金龙开始了异常辛苦的训练。根据世赛要求,汽车喷漆过程中的油漆厚度误差不能超过0.01毫米。为了精密控制喷枪的气压、出气量以及走枪的速度等,杨金龙每天一遍又一遍重复着高难度的训练,常常因为手持喷枪时间过长而导致胳膊疼到睡不着觉,几天抬不起来,只能用冰袋冷敷来缓解,但他从未想过放弃。
2015年8月,杨金龙获得第四十三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冠军。夺冠后,多家企业和猎头公司抛来“橄榄枝”,高薪聘请他担任汽车钣喷总监,杨金龙不为所动,选择留校任教,从事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工作,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将经验和知识传授给更多学子。杨金龙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一定是在实训中心,讲授本行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他告诉学生,学习技术不单单是为了比赛,更是为了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在他的观念中,当一个人心怀热爱时,就一定会花很多时间去钻研,坚持到底就能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多年来,杨金龙参与编写专业教材10余册,累计为汽车喷漆行业培养500余名技师、2000余名高级工,为企业培训技术工人3000余人次。他成立了杨金龙技能大师工作室,担任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队教练,指导选手获各级技能竞赛奖项50余项。
杨彦锋,女,汉族,1981年1月生,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公交公司公交车驾驶员。
杨彦锋始终把乘客满意作为标准,用热心、诚心、细心、线多年的驾驶生涯中,安全行车百万公里零事故、零投诉,给同事无私分享节能降耗开车经验。
杨彦锋所驾驶的102路是银川市公交发车最早、收车最晚、班次最多、线路最长、客流量最大的一条线路,天天都会有很多的事情发生。杨彦锋坚信:爱是可以相互传递的,你对乘客好,乘客也会对你好。她总结出一套“五心工作法”:对待老年乘客热情细心,对待儿童乘客呵护关心,对待外地乘客真诚耐心,对待特殊乘客尊重暖心,对待普通乘客和气贴心。她让每位乘客都能享受“五心”服务,用真心真诚让乘客如沐春风。
杨彦锋在车里设置了便民箱,准备了针线包、口罩、雨披等物品和晕车药、创可贴、速效救心丸等药品,并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调整,用温暖亲情营造“车厢家庭”。杨彦锋所在的公交车组和线路品牌线路劳动模范专线”,成为示范引领服务民生的前沿阵地,成为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劳模精神的“活动阵地”和流动的风景线。杨彦锋的丈夫说,她对公交车照顾细致周到;女儿说,她对待乘客永远那么有爱心和耐心;母亲说,她一天不上班就浑身不得劲。只有杨彦锋深深明白公交事业的重要意义,她觉得自身开的不只是一辆公交车,更是自己的“第二个家”。
杨彦锋以一丝不苟的责任心和娴熟的驾驶技能年年获得优秀,成为公司首批驾驶新型公交车的女司机。杨彦锋月月都是“节气标兵”,她总结出“十九字节气法”,用实际行动带动身边同事一起为节能减排作贡献。
杨彦锋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最美公交司机”、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模范等称号。
杨勇,男,汉族,1976年1月生,党员,生前系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动车组司机。
杨勇秉承“最后一道关、荣辱一把闸”的职业信条,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生命捍卫使命,守卫全车旅客的生命安全,体现了新时代中国铁路人的优秀职业素养。
2022年6月4日,杨勇驾驶的贵阳北至广州南D2809次旅客列车准时出发。当列车运行至贵广线榕江站进站前的月寨隧道口时,杨勇猛地发现线秒内果断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一把将制动手柄推到底。刚出隧道的列车撞上了侵入线路的泥石流坍体,在线路挡墙和轨道结构的防护下,列车穿过河水湍急的寨蒿河大桥,停在了榕江站。车上151名旅客和工作人员生命无恙。
“D2809次司机,在吗?”动车组列车长陈晓芳在一阵眩晕后,快步走向冲击传来的方向。虽然呼叫一次比一次急切,但对讲机里始终没有传来杨勇的声音。杨勇的生命永远定格在46岁。在事故现场,抢险人员找到了杨勇的动车组司机手账。残留着黄色泥土的封面上,杨勇的笔迹清晰可见:“没有错停,只有盲行”。厚厚的手账内页几乎已被写满,记录着他每一趟车出乘前的运行关键点和安全预想。
从军人到铁路人,杨勇凭借一股韧劲和钻劲,不断突破专业瓶颈,迅速完成职业转型。他勤学苦练,熟练掌握12种动车组车型操纵方法,提出百余条合理化建议,形成的复兴号动车组“CR300AF与CR400AF差异”笔记成为动车乘务员的专业参考。他勇于攀登,反复总结操纵方法、掌握关键要害、研判行车风险,是车队为数不多的“教练司机”。他千锤百炼,养成认真瞭望的职业习惯,危急时刻展现了沉着冷静、专业精湛的应急处置本领。值乘动车组以来,杨勇从始至终坚持“安全正点,平稳操纵”,安全值乘900余趟次,走行40余万公里。面对危险,杨勇没考虑自己的安危,依靠专业的知识、过硬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
杨勇被评定为烈士,荣获“最美铁路人”、贵州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吴天一,男,塔吉克族,1934年11月生,党员,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8年,吴天一跟随部队调防到青海,成为516医院主治医师,面对饱受高原病折磨的官兵和群众,他将毕生精力投身高原医学研究,推动我们国家高原医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
为了对症下药,吴天一主持开展了一场覆盖近10万人的调研。高原之大,约250万平方公里;高原之高,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加上气候复杂多变,牧民的毡房相隔甚远,调研实施难度极大。10余年间,吴天一和小组成员走遍了青藏高原,治疗群众数万人,积累临床资料和数据近10万份,被高原上的百姓亲切地称为“马背上的好曼巴(藏语,意为医生)”。
1985年,在赶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调研途中,吴天一所乘坐的车直接冲下山崖,导致他全身14处骨折,左胸断裂的肋骨更是扎破了胸膜。但是仅106天后,吴天一又出现在阿尼玛卿山的马背上。在参加阿尼玛卿山医学考察的5年中,因为长时间直面冰雪,加之过强的紫外线,吴天一双眼患上了严重的白内障,不得不植入人工晶体。直到现在,他的视力仍然很差。
1991年,吴天一设计建成国内第一个高低压氧舱站,氧舱模拟海拔最高可达1.2万米,最低可达水下30米。当时缺乏有关标准,吴天一第一个站出来充当测试志愿者,测试过程中,他的耳膜先后被击穿4次,听力严重受损。
2001年,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段正式开工。彼时年逾花甲的吴天一再次站了出来,现场为大家科普知识,创造性地提出“三高三低”高原病急救措施,制定了一套完备的卫生保障和急救方案。在吴天一和团队的努力下,青藏铁路建设期间发生的千余例高原肺水肿全部抢救成功,14万名建设工人无一人因高原病死亡,吴天一和他的团队创造了高原医学的奇迹。如今,年已九旬的吴天一依旧奋战在青藏高原,为高原医学研究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2021年6月29日,习向吴天一颁授“七一勋章”。
何少华,男,汉族,1973年2月生,党员,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师。
30多年来,何少华扎根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被誉为“国之光荣”的秦山核电站维修一线,致力于核反应堆核级机械设备维修,积极投身高辐射环境下特种维修技术创新研发。他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套高辐射环境下特种维修技术体系,开发了分段式核反应堆环形密封装置、燃料组件修复成套装置等维修技术,一次次实现“从0到1”的突破,填补了我国多项技术空白,有力保障了我国核电“走出去”。
1995年,何少华毕业后来到秦山核电站检修部工作。为尽快掌握维修技能,他潜心研究图纸资料,仅用两年时间就破格担任反应堆本体维修和核燃料装卸料现场指挥。2010年,年仅37岁的何少华成为中核集团最年轻的首席技师。在秦山核电站第十五次换料大修中,他带领团队助力创造了当时国内最短大修工期纪录。他主持攻关核电厂反应堆堆内构件水下修复技术,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完成了被国外专家觉得“不可能完成”的水下放电加工、水下测量、水下输送定位夹持等技术攻关,成功修复我国第一座援外核电站的堆内构件故障。
为打破国外对医用同位素生产技术的垄断,秦山核电大力推进医用同位素研发生产,其中同位素生产装置堆内安装是关键难题。何少华带领团队潜心研究,创造性开发了生产装置堆内安装工艺,主持完成了安装工作平台和定位输送系统的制备,为大规模生产镥—177、钇—90、锶—89等医用同位素打下了坚实基础。
何少华主持30多项重大核电技术攻关,他和团队获授权专利62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包括燃料组件修复成套装置和控制棒驱动轴切割技术、堆芯核测系统中子通量测量指套管更换工艺设备等研发,多项技术出口国外。他发挥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作用,主持建立核反应堆核级机械设备检修工职业认定体系,完成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教程、题库、考试指导书等编制出版。通过技术示范和传帮带,开展“大师带徒”活动,组织“大师讲堂”,培养了30余名高技能人才。
何少华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浙江省道德模范、新时代突出贡献浙派工匠等称号。
何贤达所在营被授予“导弹发射先锋营”荣誉称号。作为部队组建首批骨干,他立志“练最硬本领、当一流士兵”,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阅兵表现出色、火线入党,通过严苛考核成为该部第一个士兵发射“1号手”。他精通10余个导弹专业,14次比武夺冠。
手执大国长剑,何贤达从始至终坚持“心存忧患、肩扛担当”。一次训练,他发现一处时隐时现的故障现象,主动请缨检测数十台发射车,校核数据数万组,拿出改进方案,彻底排除一些故障。部队接收新装备,他担任试训“总教头”,操作单元轮流训,带领号手加班加点练,全部通过考核。作为技术骨干,他参与编写多种专业教材和几十项规程规范,探索全岗操作、减员训练等训法,相关成果被推广应用。部队发射组建以来第100枚导弹,他带着基本上没有相关经验的操作单元征战大漠、亮剑寒区,打出“满堂彩”。
何贤达当班长24年,带领全班20余次夺得军事技术比武冠军,10次名列部队发射单元评比榜首,2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先后培养了40多名军士指挥长和高级军士。作为先进典型,何贤达经常参加各级巡回宣讲,讲述精武历程、激励战斗精神。2022年底,他深入基层部队,为上万名官兵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打赢信心、凝聚奋进力量。
何贤达荣获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全军“四有”优秀个人标兵称号,荣立一等功1次。
何镜堂,男,汉族,1938年4月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镜堂是当代中国建筑学科的领军人物。他坚持中国特色建筑创作道路,构建“两观三性”建筑理论,打破了国家标志建筑设计由外国建筑师垄断的局面,用建筑记录时代发展,用坚守与奉献书写无悔的奋斗人生。
1983年,何镜堂重返高校时已经45岁,深知自己起步晚,要拼命把丢失的时间弥补回来。他1986年当上研究生导师,1992年晋升教授,1994年获评全国工程勘测考察设计大师,1999年获评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